兔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,市民們采買年貨的熱情日漸趨熱。其間,不少人“沖”進網絡直播間掃貨,殊不知,部分直播帶貨的商品質量與口碑讓人不敢恭維,被“坑”的消費者直呼上當。節日臨近,消費者在購買年貨中一定要擦亮眼睛,避開低價誘惑,莫給年貨采購“添堵”。 前兩天,市民郭女士在某網絡直播間里,看到一位主播力薦一件毛呢大衣,款式、顏色都是喜歡的,再看價格,讓她簡直驚掉下巴,這么好的衣服居然售價19元。賣家店鋪的商品介紹中稱“正品保障”“七天無理由退貨”,懷著好奇與期待,郭女士欣然下單。誰知,收到貨后讓她哭笑不得,寄來的包裹里面裝的竟是一個口罩。隨后,她質問賣家客服到底咋回事?對方回復:“因數據更新不及時,您所拍的大衣無貨,可申請退款?!薄斑@是逗人玩呢?雖然不清楚賣家‘葫蘆里賣的是啥藥’,但以后買便宜東西心里要掂量掂量了?!惫空f,這次消費經歷讓她長了記性。 在網絡直播間里購物遇上奇葩事的還有市民趙先生??爝^年了,他準備從網上買些年貨,碰巧那天在某網絡直播間里看到推銷茶葉的,因平時就愛喝茶,聽主播口若懸河地推銷手里一個盤子大小的茶餅,趙先生心動了,趁著熱乎勁兒就下了單。沒幾天,茶葉寄來了,他一看卻沒好氣兒,茶餅成了“濃縮版”——只有一個茶杯蓋大小,妥妥地“掉坑”了?!斑@不是明顯的消費欺詐嗎?直播帶貨也不能是監管‘盲區’吧?”趙先生十分后悔在直播間里購物。 商品質量沒保障、虛假宣傳引客流、低價誘惑沒商量……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,網絡直播帶貨暴露出的問題飽受消費者詬病。中消協曾發布消費提示,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部分山寨商品以次充好,套上“物美價廉”的“外衣”坑害消費者。春節臨近,在置辦年貨中,消費者要練就一雙“火眼金睛”,學會識破賣家以低價等為營銷噱頭的伎倆,掏腰包時需謹慎。如不幸遇上消費糾紛,要尋求合理的維權方式為自己討回公道。
特別聲明:本文內容和圖片均由用戶產生,不代表微商大脈網平臺觀點,感謝原作者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聯系方式:0898-65891013